寻找孤独

Posted by 橙叶 on Wed, Feb 6, 2019

2019年的春节只有5天,二十八放假,初三上课。

放假前几分钟,我在想我能够做什么做什么,把计划中的事,未做完的事,未计划的事统统完成,大部分都是课外的事。

我确实完成了一些,但有些我却总也走不下去。歌词工具从十月份开始有想法,十一月份真正开始,到现在有三四个月了。借着这个想法我才真正熟悉了Python,后台逻辑其实一个月以前就结束了,一些改进的想法也决定搁置,没有再重构;前端最关键的部分也测试证明可行,然后我就不走了。

所剩的部分并不复杂,完全可以用各种框架搭起来,不会的上网搜就行了,但我就是不想做。

但我也没闲着,主要在和串口通信打交道。我之前用过的墨水屏的操作库是Python2,摸索一番,搞明白文档,上网问人,改成了Python3。我觉得应付各种字符编码总比拿框架搭一个网页简单,但我就是迈不出最后一步。

最近看了几篇小说,本来想多少发一些评论到书·纪里,在纸上打了一大片草稿,打开电脑看着编辑器突然觉得极为乏味,写了几行终于放弃。用键盘远不如在纸上放得开,感觉怎么说都是病句,怎么说都是言不达意。又去网上搜了一下别人的评价,欣赏一番,再看看自己写的,想着自己还是再修炼几年再写这种东西吧。我总有一种错觉觉着自己很有文学素养,如果真是这样也不至于语文常年110分以下,看来暂时以获取为主吧。

小学的时候上过一个辅导班叫红沙河文学社,算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。但一开始是瞅着作文辅导去的,刚开始也是有老师教作文,小学作文还是套路居多,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大同小异。也会教论语宋词之类,也和其他辅导班也没什么区别。但后来开始教现代诗歌,显然是小学乃至以后都不会成为考试内容的东西。那时候主流文化里还为文学留了一个朦胧诗的位置,后来朦胧诗迅速消亡,严肃文学似乎也彻底退出大众视野。现代诗歌在我心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。

我记得小学让背诵的一本诗集叫《日有所诵》,全是近现代诗歌,以及冰心的《繁星·春水》等等,当时并不喜欢背东西,现在想起来,其中确实有许多颇具匠心的文字,只可惜当时未能领略。(听说现在小学生都在背《道德经》之类的东西,太糟糕了,为他们默哀)

后来不仅是诗歌,也教过小说,从篇幅上来说更像是Short Story(短篇)。从小学到高中不存在短篇,顶多是偶尔用来博取新颖的手段。小学到初中的记叙文不能称作短篇,因为入手的角度不同,高中则基本上是议论文。也许我可以说,我们的写作教学存在问题,这是题外话了。

王小波在《我为什么要写作》中谈到,自己的写作是一个“减熵”的过程,是趋害避利的,这么来看,红沙河的存在就是一个“减熵”现象。短时间内没有效益——长时间似乎也没有,这并不是老套的眼光长短问题的讨论。

我更早些时候上个另一个作文辅导班,这个辅导班和多数同行一样,全面贯彻落实小学写作要求,教我们为记叙而记叙。教我们如何画葫芦,一学期上完就可以画出很精致的葫芦。它的意义简单而又直接,为大多数家长所接受。于是,它搬出写字楼,建起学校,宏伟的教学楼,教更多学生们怎样完美地画一个葫芦。

后来从路口的门面搬进了出租屋的红沙河,渐渐走向我记忆的终点。也许我应该陪它走到最后。

 

今年春节我没有回老家,于是有了自己一个人过年的经历。7点看视频看电影,8点下水饺、方便面,然后继续看电影看电视剧。偶然注意到时间,12:17,才意识到之前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的缘由,新年就这样趁我不注意溜进来了。

除夕夜里我的精神极好,半夜3点钟才略有困意。事实证明是预支了后两天的精力,后两天的我极为困倦,午觉还不够,六点钟再补一觉到八点,第二天七点起床仍然困倦不堪,整整一天都未见好转。

既然困倦,效率就有了低下的理由,时间的流逝就变得异常之快,起床后似乎没做什么事就到11点钟,游荡一会下午两点。今天阴天,室内光线始终暗淡,我失去了对时间的感受,总觉得晨昏瞬间交替,又觉得时间停滞,我将永远凝固在这里。

 

前段时间在作文素材期刊上看到了对“二手知识”的质疑,也就是类似“三十分钟读懂英国史”之类的读物。大意为二手知识一经转手便容不下有自己的见解,必须是自己钻研获得的东西才算数。

自然,我是持反对意见的。初看时,我还觉得其言之有理,并为自己曾看过类似的书而羞愧。然而细想之下,这样的质疑实在不厚道。单说“二手知识”这一概念,是指别人把自己学过的提炼一番再输出出去,但若是这样的话,别说“二手知识”,现在能接触到的知识恐怕几十几百手都有了,学问不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么?

所谓的“二手知识”有其存在的必然性。在一般的学习中的入门阶段,有和没有老师的引导区别很大,后者往往面临陡峭的学习曲线,所以自学者必然需要一个能够顺利入门的读物。所谓“二手知识”,其意义就在于拉低入门门槛,让学习者顺利入门,之后再进阶地学习。这就是“二手知识”,它的存在对应着需求。我至今都很感激那些我在最初读到的一些文章的作者,包括一个教学视频的作者,他们在向我传递“二手知识”,于是我能够沿着走下去,逐渐深入。如果没有这些,我虽然可以从一本本经典书籍开始,但是其耗费的精力都是作为“兴趣爱好”所不能接受的,而且这些所谓经典书籍,又有多少不是“二手知识”呢。

时代要求身兼多能,以广泛的知识来应付复杂的问题,这就是需求。“二手知识”并不意味知识被转述后变得无味,而是知识获得提炼,加上新的理解(尤其是翻译书籍,更需要这样)。为了所谓“原生知识”而搞得自己一头雾水,只得一知半解,无异于买椟还珠。

当然,完整的学习阶段并不能完全依赖“二手知识”,可以入门,可以衔接,而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清晰,之后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了。

(其实我也算得上“二手知识”(或者三手及以上)的生产者,我相信我更能理解它存在的意义。我以此希望有些人不要以自己的片面见解来评判别人的劳动成果,以及这些成果存在的意义,0到1的跨越比1到1000困难,我们需要让跨越更加轻松,而不是让跨越本身变得更神圣。)

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